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分享到:
2016-5-17 21:20:59

中国动画年产量由2011年的26万多分钟,下降到2015年的13万多分钟,下降了一半,转型升级已经收到了阶段性成果,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机制已初步形成,积极效应开始不断释放。

中国动画产量几近“腰斩”

2011年我国的电视动画片产量高达261444分钟,几乎是日本产量的3倍。此后,年产量逐年下降,到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138496分钟和134011分钟,几近“腰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介绍,中国动画年产量已经持续稳定在13万分钟,转型升级已经收到了阶段性成果,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动画产业发展机制已初步形成,积极效应开始不断释放。

田进表示,广电总局将继续牢牢扭住质量效益这一关键不放松,坚持不懈地为推动国产动画转型升级、建设动画强国提供有利政策条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由野蛮增长向理性繁荣

2015年,国产动画的题材范围不断开拓,质量稳步提升,抗战三部曲《地道战》《鸡毛信》《渊子崖保卫战》大力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星星梦之梦想篇》讲述了少儿中国梦;《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再现儿童多彩生活;《京剧猫》《粉墨宝贝》聚焦传统戏曲……

据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研究中心等发布的《中国动漫电影产业报告》,2015年共有57部动画电影正式上映,票房逾44亿元。其中,进口动画14部,创票房23.54亿元,国产动画43部,创票房20.54亿元,同比增长78.6%,远远超过全国电影总票房的增幅,也开始与进口动画分庭抗礼。

中国动画应讲好中国故事

《大圣归来》制片人、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江说,国产动画如果只想回钱快、赚钱多,市场肯定搞不好,让观众、院线和从业人员都失去信心。中国人的团队只要用心做,就一定能做出一部享誉世界的好作品。

田进表示,中国动画产业开启新篇章,应该着力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风格,塑造中国品牌,让中国精神成为中国动画最鲜明的气质,让更多古老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精彩故事乘上动画艺术之翼。动画工作者要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动画作品回应时代呼唤和人民期待,打造出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高美誉度的中国动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