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右)作客南方传媒集团全国两会嘉宾访谈室。(摄影:念青)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作客南方传媒集团全国两会嘉宾访谈室,畅谈他关于文化产业的提案,其中不乏关注“二次元”的内容。以下为访谈摘要:
主持人申晨:能否跟我们谈一谈您今年的提案?您的好几个提案都是跟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
许钦松:我的第一个提案是关于网络剧和动漫的监管问题,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网络剧的监管现在已经出台了,这个监管来的非常及时。我提案当中所要讲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监管不能只是放在最后的审查阶段,应该把监管前移,监管要在作品还没有进入到制作或者投资阶段之前就要进行。相关监管条例公布之后,让创作者和制作者知道自己做的这部电视剧能否通过审查,免得制作出来以后就在审查这里卡壳了,造成资源浪费和投资者利益受损,更重要的是这会对创作者的积极性造成损伤。
监管方面,一是作品成型以后如何去审查监管,二是尽可能把条文细化,我提出“既要守住文化的底线,又要保护好创意跟想象力”的提案。即使条文出来,监管的度也非常难把控,我还提出由谁审查、怎么审查、审查员具备的素质等相关的问题,审查的工作人员要懂得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网络剧创作的基本规律,要“懂行”,不是简单粗暴地令创作处处受伤。
网络剧现在是线上线下一样对待,包括电视剧跟网络剧是一样的审查标准,我觉得将这两者完全重叠和等同是不太合适的,还是应该留一定空间给网络剧,让网络剧在创意和思维上能够有别于普通的电视剧,提供给年轻人发挥聪明才智的天地,在把控上要有适度的宽松。
许钦松:第二是关于动漫,大家很熟悉的Bilibili等视频网站上有很多的动漫作品,这个平台现在个些成年人、老年人观众,但更多的是少年儿童在观看。令人担忧的是,孩子们观看的动漫里,有一些内容并不适合少年成长,这方面要进行适度监管。因为我们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呈现着两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学校,包括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孩子出了家门认识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社会的世界;还有一个是二次元的世界,他观看网络动漫的时候进入的另外一个世界,而且这个世界给孩子们未来的性格形成、爱好、文化认知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与能否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如果这方面监管缺失的话,危害就很大。
中国现在的动漫产业不断发展,但比起美国、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我们依然还是比较落后,缺少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说我们还比较落后呢?我们的创意思维和技术在某些方面还没有人家那么高的水平,因此动漫这个阵地除了要保护好、监管好之外,很重要的是动漫的创作者跟制作者应该更多地跟外部进行交流,向西方学习,向外国学习,要有更多的平台让他们在这方面发挥聪明才智,得以更大的进步。
现在许多大专院校里也有设置动漫相关专业,但是跟电影比起来,这个专业显得非常娇弱。动漫的制作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制作动漫技术的人才也很紧缺,现在也在加紧培养。
我的提案讲的基本上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主持人申晨:刚才关于许委员的提案已经聊的很细了,下来我们来聊聊网络剧。说到网络剧,许委员,您自己会看网络剧吗?
许钦松:因为我是文联主席,各个文艺种类都需要熟悉情况,还有就是要关注文艺方面的动向。最近一些网络剧的下架引发大家的讨论,我也特别的关注,也进行了一些了解。政府及时进行监管,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监管来的及时,我担忧的是监管的度把握不好的话会损害创作者的积极性。
主持人申晨:您提到监管的“度”的问题,要把网络剧的监管进行前移,在创作的时候就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监管是否会影响创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个“度”如何把握?
许钦松:这就要考量监管部门的水平,因为未来的网络剧、动漫作品最后要能够走出国门,除了解决本国的网民观看需求之外,最后也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够“走出去”。最近有一个统计数据,现在人们的观看剧目的方式已经逐步改变,从最初的观看电视的方式,逐步转移到在网络上观看。网络剧的观看人数逐年在攀升,观看电视的人数已经慢慢有所下降,人们转换了观看的方式,并且形成了观看网络剧的习惯。
如何把握这个“度”,除了在不危害国家安全、不违反道德等主要方面之外,我们要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要给年轻人在创作上更为广阔的空间。绝对不能因为有了这个监管就让创作者没办法发挥自由度,一些大的底线设定好之后,我觉得更多的是应该让创作者发挥想象力跟创意。
在这个提案当中我没有提到的一个问题是,除了监管之外,还应该正面进行奖励。我觉得审查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有效的培训,让懂行的人来监管,这样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申晨:具体的监管是在原则上、底线上的监管。
许钦松:对。
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作客南方传媒集团全国两会嘉宾访谈室。(摄影:念青)
主持人申晨:您对于目前网络剧的发展情况怎么看?对它未来的趋势您看好吗?
许钦松:我看好。因为人们观看的阵地从电视逐步转移到网络,现在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屏幕都可以随时在某些空间里呈现,它不是一个固化的屏幕来表现,网络以后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它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现在一些年轻人在做网络,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他们变成年纪比较老的人群,后面的孩子又继续成长了,网络这样的观看方式我觉得几乎不太久就可以覆盖整个人群,所以它未来的前景非常大,我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
主持人申晨:说完网络剧,我们再来说一说动漫,广东是一个动漫大省,在动漫产业发展上我们省还有哪些可以加强的地方?
许钦松:我们省成立了一个动漫协会,归广东省文联管。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也有漫画艺术委员会,而且我们省在动漫的生产和设计上,省委、省政府也下了很大的力气,并且提出要把广东打造成为动漫大省。其他省当然也有提出这样的口号,跟我们一样在同等起跑线上的省份还有不少。面对未来的战略考虑,动漫成为我们文化产业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要发展,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动漫在中国来讲毕竟非常年轻,比如我们以前的《三打白骨精》是比较早期的动漫,现在动漫技术已经大大发展了,加上电子技术的提高,动漫作品显得非常神奇,而且它给人们的吸引力非常大。二是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非常高的高度,创作人员非常紧缺,好的创作人员仍然是我们期盼的,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创作水平、制作水平比较高的人才。三是要解决好满足中国人的欣赏需求之外,未来的目标还是要走出国门,在全世界的动漫的竞争平台里,我们要获得我们应有的份额。
动漫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板块,不光是动漫作品本身,它还可以派生出很多衍生品以及其他产业的元素,会构成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链,所以动漫的发展在文化领域里会获得越来越多社会效益之外的经济效益。
主持人申晨:您的提案当中还提到动漫的监管,这方面很多家长会有共鸣,我自己作为一个家长也感同身受,动漫里有一些不太适合小孩子看的。您觉得像动漫的监管具体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许钦松:首先要有对动漫作品的内容作标识性的提示。我的意思是在动漫播出的某一个地方出现一个标识,有三种可能可以归纳:一是完完全全给孩子看的,成年人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二是专供成年人看的,孩子不能看;三是孩子跟成年一同可以看的。实际上大人陪着孩子看东西也是一种家庭氛围。动漫作品可以标识的我归纳有以上这三种,所以我提倡带有标识性的管理。当家长看到出现不宜于少年儿童看的,家长可以进行监管,或者在播放的时候有什么声音提示、标识提示,这样来进行监管,我觉得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申晨:您刚才提到“二次元”这个词,这是一个很潮的词语,您是怎么关注到这样一个网络的流行领域的?
许钦松:因为我对文化动态比较关注,对当下发生的事情都比较关注。其实这个事情也不是很潮,搞这行的人都知道,也不算很潮。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二次元世界。孩子的世界,除了现实之外,如果他整天沉浸在网络世界里,二次元的内容会进入到他的潜意识里。为什么有些孩子动不动有暴力倾向,甚至有些大学生动不动就要跳楼要自杀,我觉得这些问题某种程度可能来自于网络剧的情节的影响。有些人混淆了现实的世界跟二次元的世界,人潜意识当中会造成一些认知的混乱,这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如果搞得不好,它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