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分享到:
2016-1-29 23:15:24

动漫游戏产业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高度融合的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北京动漫游戏从业人员约2.5万人,产值达455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比2014年的372亿元增长22.3%,比“十二五”初年(2011年)的130亿元增长250%;出口额达58.7亿元,居全国首位,比2014年的42亿元增长39.7%,与“十二五”初年的12亿元增长389%。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IP成为国内游戏行业的关键词,“泛娱乐化”已是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主流。

动漫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作为动漫游戏产业的一部分,2015年北京动漫企业产值约为9亿元,以轩创国际、每日视界、幸星动画为首的北京动画企业出口金额约为9600万元。

在本市对动漫产业不断扶持之下,本市动漫企业规模、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动漫精品,进一步完善了动漫产业链。2015年1月至10月,本市企业生产的动画片14部,总时长为7134分钟,约占全国总量的3.27%,央企生产的动画片共2部,总时长为1195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不断创造新纪录。10月,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创造了9.56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远超国外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1.87亿元票房)与《哆啦A梦》(2.4亿元票房)。

如果把《大圣归来》比作一个明星,那么在未来它一定会发挥极大的明星效应,更好地带动动画产业。

本市游戏出口额增38%

作为动漫游戏的产业支柱,本市网络游戏企业2015年总产值约为446亿元,占全市动漫游戏产业总产值的98%,较之2014年的370.2亿元增长了约20.4%。

近年,随着北京动漫游戏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开拓海外市场的意识也在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游戏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以昆仑游戏、完美世界、智明星通为首的原创研发企业网络游戏出口金额约为58亿元,与2014年的42亿元相比增长了约38%。

同时,动画产业与游戏产业在这一年也探索出了“跨界转化”的成功模式。北京若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画江湖之不良人》与掌趣科技(300315,股吧)完成了动画产业与游戏产业的结合,这一共赢的“转型升级”,使得动漫游戏产业在新阶段迎来产业“拐点”和市场“爆点”。

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16家

据北京触控科技有限公司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每天近1000万人次坐地铁出行,平均时间为52分钟,其中约有800万人使用智能手机,而在地铁上用智能手机玩儿游戏的时间占到43%。大量的需求支撑了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2015年北京动漫游戏从业人员约2.5万人,产值达455亿元,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比2014年的372亿元增长22.3%。

其中,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畅游时代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昆仑万维(300418,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 科技有限公司、小米互娱、北京智明星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600198,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行业龙头。

此外,北京动漫游戏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数量也在增加:2013年、2014年挂牌企业6家,2015年增长到22家,新增16家,预计2016年挂牌新三板的本市动漫游戏企业将达50家以上。

观察

IP成制胜法宝“泛娱乐”在2015年被业界称为“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它正吸引所有动漫游戏产业公司的关注。

什么是泛娱乐?简单说,就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粉丝经济,其核心是IP,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一个打通游戏、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等多个文创业务领域的互动娱乐(300043,股吧)新生态。

从动漫游戏产业方面来看,无论是从网文、动漫还是影游联动等方面,泛娱乐化实现了与移动游戏的共生共赢。不管是影视剧《琅琊榜》、《盗墓笔记》,还是电影《大圣归来》、《小时代》等影视改编产品的成功都拉动了产业市场对跨领域合作的发展。IP俨然成为整个动漫游戏产业手中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