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截至昨晚发稿时,上映30天的《大圣归来》票房过8.3亿元,大大超过4年前由《功夫熊猫2》创下的6.1亿元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本周,这两部影片又有新动作,《大圣归来》已获准密钥延期,上映时间将延长至9月9日;而《功夫熊猫》则曝光了系列影片第三篇的概念图,并宣布《功夫熊猫3》将于2016年1月29日全球上映。

作为两部先后登上国内上映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的影片,《大圣归来》取代《功夫熊猫》成为内地影市同类型片冠军,并非简单意味着国产动画追上了好莱坞制作的脚步。在专家们眼中,两部影片能同时收获口碑与市场从某些角度而言是有呼应的。仔细探究两部影片共鸣点,其实就是寻到了国产动漫创作的启示。

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长仲呈祥说:“‘归来的大圣’是个符号,归来的是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优秀传统。而在它之前,做到这点的居然是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这两部片子的成功都证明,国产动画要珍惜中国DNA。”

传统文化是宝库,需要进行现代性开采

关于《大圣归来》,观众普遍知晓的是,故事内核取材于《西游记》。但大家未必周知的是,妖王的原型是《山海经》里的混沌,大圣那句“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龙”也出自同一部古籍,而电影的画面设计则完全按照中国的景致风格和部分实景而来:妖王的洞取自悬空寺,山间追逐戏是张家界的山水,片中层层叠叠的长安城也都有历史考据。《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突破了怎样的技术,而是一勾一画、一字一句全都遵循了传统文化的细节”。

无独有偶,上一部在国内登上动画片票房冠军宝座的《功夫熊猫2》也大打中国牌。从右往左的横匾,随风摇曳的红灯笼,中国元素与熊猫一起无处不在,而且比起系列片的第一部,第二部还修正了“包子”“饺子”分不清的错乱,更将原来的“大师”称呼改为中国更传统的“师傅”。此次《功夫熊猫3》的概念图全程实景取自四川青城山,青山绿水、悬崖峭壁将一个隐藏在深山之中的熊猫世界全景重现。

看起来,只要渲染出东方神韵,就是动画影片受欢迎的秘籍。情形当然不是如此简单。围绕孙悟空做的文章太过泛滥,不然不会有人在《大圣归来》上映前呼吁“放开那只猴子”。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学院副院长王雷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宝库,但我们缺的不是开采,而是现代性的开采。”在他看来,“《大圣归来》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既有我们民族的文学原型和美学变迁,也有对当下世界先进电影语言的借鉴。它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向美系、日系动漫风格开放,在借鉴中创新。这与好莱坞借鉴中国元素异曲同工。”

国产动画需转型,低幼低端无法抗衡好莱坞出品

《大圣归来》一步登天,有人欢呼有人愁。欢呼者称“这是国产动画的转折点”,而忧思者直言“‘大圣’不是救世主,国产动画创作依旧令人担心”。

业内人士王沁青就是忧思者的一员,他说:“在业内,依旧没觉得做动画是份很有前途的事业。”原因就是国产动画走的是低幼、低端市场。他以国内最受欢迎的两部动画系列片为例,“父母带孩子去看,绝不在乎它品质如何,只是为了让孩子高兴。从根本上讲,中国动画多数是以极低的中期成本,来赚取低端市场那些无需判断力的价值。”一部《大圣归来》以对待精品打磨8年的态度,并不会因这次票房飙升而被推广为业内范本。“低幼动画的模式不会停止,因为动画行业的门槛其实很高,在国内尚未形成好莱坞梦工厂那样规模产业之前,多数中国动画人的选择是一边学习技术,一边开着公司等待项目,在此期间,用低廉的成本换取生存是唯一出路。”王沁青说。

既然如此,《大圣归来》的意义何在?田晓鹏坦言,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但动画电影市场还处于资本缺失的窘境。《大圣归来》在制作过程中就遇上过资金短缺的尴尬,是田晓鹏靠做中期加工攒下的积蓄,再借助亲友的慷慨解囊渡过难关。在联合制片人郭磊进入项目之前,田晓鹏就这样扛了7年,其间还不得不启用众筹模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表示,动画产业确实是准入门槛相当高的行业,除了高端人才的需求,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来支撑长线的制作周期。而人才缺口与资金缺口是一直困扰国产动画电影出佳作的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圣归来》的最大意义在于,让同行看到希望,也让外界看到态度。


本站编辑:玛雅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