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在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票房挺进8亿元之际,中宣部文艺局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4日联合举办了该片的研讨会。来自政府部门、片方、学界、评论界、媒体的近50位专家学者等,对这部现象级影片展开热烈讨论。(8月4日 新华社)  

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票房挺进8亿元,简直是大快人心。客观而言,作为一部扭转国产动画品质与观众认知的影片,它还是寄托、传递了大家对于国产动画的厚望。《大圣归来》是中国动画电影走向未来的号角。诚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所言,《大圣归来》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汲取灵感,大胆创造、合理想象、不恶搞,对经典充满敬意,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在骄人的成绩面前,我们值得庆贺、值得高兴。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当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只有看到自身的不足与缺憾,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针对影片的不足,与会专家提到该片人物形象设计仍有缺憾,技术细节也有瑕疵,结尾显得仓促等。由此观之,国产动画电影亟需做足以下功课,其一,做足设计功课。无论是从剧情、人物,还是脚本、剧本的设计,都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电影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艺术就来不开精雕细琢、慢火炖之,细细感悟。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笔者在这里想套用一下此话,电影是农业,需要慢慢生长,而不是机械化工业大生产。这就要求动画电影从业者耐住寂寞、耐住清贫、立足当下、静心创作、不受外界干扰。      

其二,做足技术功课。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从中足以看出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而在当下科技事业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的技术再不给力,那么还有谈获胜的可能吗?笔者前期看了3D版的《哆啦A梦》,感觉当下动画电影的发展的确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有很多地方的确是飞速发展。逼真的3D场景、震撼的视听效果、神奇的电脑动画等等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官满足,更留给我很多思考,我们该如何提高国产动画电影的技术含量、技术升级、技术创新。当然,这离不开职能部门的重视,逐步增加财政投入,逐步进行政策倾斜、制度“补血”等等。  

其三,做足艺术功课。当下,随着观众艺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口味的多元化,对动画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越来越苛刻了。一个根本原因是,不是动画艺术提升过快,而是公众的艺术品位提升太快了。由此观之,动画电影艺术水准必须先走一步,步步领先、步步保先,唯有如此,才有观众愿意去看。退一步而言,如果动画电影艺术水平连公众艺术水平都达不到,那么观众还会掏钱观赏吗?显然不可能。打个比方,谁会跟比自己差的师傅去学艺?谁还会跟比自己智商都低的人,学当智者呢?  

综合观之,若要国产动画电影有更长足、长远的发展,亟需做足设计功课;做足技术功课;做足艺术功课。唯有拉长自身的短板、修补自身的漏洞、升级自己的技术、开拓自己的思维,才能让国产动画电影长久地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成为世界电影业界的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