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号称中国首部赛车动画电影的《汽车人总动员》日前上映,随即,卷入抄袭风波。有网友指出该片抄袭皮克斯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从网友制作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两部影片的动画造型、片名、海报相差无几。最近,《赛车总动员》出品方迪士尼公司官方声明称:“和众多中国网民与影迷一样,我们对出现这样的事件感到担忧。”(据7月9日《潇湘晨报》)
国产动画片抄袭的新闻这些年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次这事儿能成为新闻,实在是这位导演太流氓了。当网友质疑他抄袭时,他说压根没看过美国的动画片,“街上的车还不是长得都很像。难道有人跟你长得像就犯法吗?”甚至攻击网友是“新时代的汉奸”。当海报作者质疑他抄袭时,他表示“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海报长得像明星脸”。最厉害的是,他居然对CNN说:这部电影的目的是教孩子们思考和创新。
中国动画片这些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已经跃居动画产量第一大国。然而这个数字却和我们的印象严重不符,除了喜羊羊和熊出没,其他动画片都在哪儿呢?中国动画市场的确是不小,只不过买单的不是观众,而是政府。为了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2004年开始,原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以补贴奖励为主的扶持政策,这让我国成为了动画产量第一大国。但是这个“第一”里面,却有着太多的泡沫。有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动漫公司制作动画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补贴。
就拿《汽车人总动员》来算算这笔账。这部动画片的制作方蓝火焰公司位于厦门软件园。在2013年,厦门政府出台了对本地动漫企业的七项优惠政策。其中第一条就是原创动画播出奖励———原创影视动画作品在央视播出,每分钟补贴1500元;在副省级以上电视台播出,每分钟补贴750元。原创电影动画在全国性院线和央视电影频道播出,每分钟补贴3000元;在地区性院线播出每分钟补贴1500元;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优先播出的优秀动画片,一次性奖励20万元。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汽车人总动员》片长为85分钟,且目前已经在全国性的院线公映,那么按照政策,就应该可以拿到25.5万元。此外“蓝火焰”还能从另外两条“人才培训补贴”和“房租补贴”中获益。
另外,这部电影和这家公司之前拍摄的电视版动画片《K时代》几乎完全一样,换句话说,这是一部作品的“一鱼两吃”,电视补贴也要,电影补贴也要。可也是因为太贪婪了,这家公司付出的代价是声誉彻底破产了。
这是曝光的,没曝光的粗制滥造动画片就更多了。我们可以设想,动画的成本一定要低于补贴才有钱赚,而最耗费成本的其实就是创意这一块,它需要聘请专业人才,还需要耗费创作时间。对于那些靠走量吃补贴为生的动画企业来说,抄袭绝对是成本最低的办法了。当然,动画片想获得补贴还需要跨过一个门槛,就是电视台播放,这本来应该是一道质量闸口,然而这道闸口失灵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漫导演称,“因为企业有补贴,分一部分收入给电视台也能保本;电视台放到深夜、凌晨时段播,也能向动漫企业交差。皆大欢喜。”看看,电视台再分一杯羹,成本就要压得更低,这动画片的水准可想而知。
最尴尬的地方就是,人家根本不在乎,因为这就不是拍给观众看的。拍动画,电视台播放,拿补贴,这个产业链就这样形成了一个闭环,却把真正的消费者———观众给挡在了外面。因为市场无法做大,那些真正想做动画片的创作者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在这个环境下,政府的补贴基本上就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动漫产业也失去了真正的市场驱动,难以有良性发展了。
把一个脆弱的产业一下子投入市场,的确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发展不起来。这时候政府会选择通过市场保护和财政补贴的方式加以扶持,对于行业发展来说,这种政策无疑是极具帮助的,韩国电影的腾飞就是一个例子。但负面影响同样存在,首先持续的“喂奶”很可能让企业安于现状而无法成长,其次就是会有一些投机分子钻空子,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动漫产业也是如此,要改变现状,首先需要提高补贴门槛,把那些吃补贴的投机者挤出去。而更根本的办法是给企业“断奶”,取消补贴,让动画公司接受市场的洗礼,那些低效无能的企业将被清扫,幸存下来的才可能成为中国动画复兴的真正力量。
最后说个成功的楷模,《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转战大银幕,就是因为他们的电视版动画片成本超出了政府补贴,而电视台又不愿意付钱给他们。大银幕的成功让他们成为了各大电视台争抢的对象,动画周边产品的开发更是让他们大赚特赚。在市场中,优秀的作品就会获得足够的回报,至于那些靠补贴生存的动画片,胆敢在市场上冒头,他们的粗制滥造和抄袭本性就会遭到观众狠狠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