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第五届北京电影节已经于4月16日正式开幕

1905电影网讯 4月16日,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新影联院线总经理周铁东、美国STX公司CEO罗伯特·西蒙斯齐聚北京国际电影节,畅谈中国与好莱坞合作模式的新转变,解析中国电影资本外溢布局全球的新视野,并提出中国电影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几位大佬也不忘调侃内地演员不断PK掉专业电影人,成为卖座导演的怪现象。当天的论坛由瑞格传播执行董事戢二卫主持。

中美合作新模式:中国电影资本溢出 放眼全球布局国际市场

近年,中美之间的电影合作愈加紧密,值得一提的是,双方的合作模式已经彻底改变,并上升到了资本层面。以往,中国电影人谈的最多的就是让中国电影走出去,然而如今他们敢于将资本溢出,这种布局全球电影市场的眼界和野心,令人欣喜,这绝对是在下一盘逆袭好莱坞的大棋。

今年,华谊兄弟宣布联手美国STX公司拍摄18部影片,其中有部分电影只针对美国市场;万达也收购了英国松林片场,并在早前买下了美国的AMC院线,同时在青岛打造全球最大影都;电广传媒则与狮门达成协议,双方将在3年内共同投入15亿美元拍摄14部大片,其中《惊天魔盗团2》、《埃及众神》、《最后的女巫猎人》等影片均备受关注;1905影业公司也宣布将联合美国EA公司共同出品《极品飞车2》……一时间中国电影资本大量流入海外。

周铁东认为,中国资本的溢出很正常,而中美电影的合作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去年全球电影市场增长1%,但实际上美国下降了5%,中国增长了37%,如果没有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世界电影市场是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周铁东坦言,“中国的电影内容、硬件等方面都还没有饱和,但我们的钱很多,所以资本必然要去更加成熟的电影市场,更需要资本的地方,比如北美。”

王中磊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之前华谊兄弟的《功夫之王》,采用了成龙、李连杰等国际化中国演员,加上外国导演的模式打造而成,效果虽然不错,但确实仍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像万达拿到《鬼吹灯》后,为什么要找华谊等很多公司一起合作,因为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需要更多公司才能完成复杂的IP转换。”王中磊认为,“现在来看,美国需要中国的电影市场,需要中国的资本。而我们则需要美国电影工业的帮助,大家不要将电影按区域分为美国片,中国片,应该从市场划分电影,比如你是定位在全球的电影,还是定位在本土的电影等等。”

中国电影未来前景:IP题材丰富有望逆袭好莱坞 主题公园潜力大

让中国电影走出去,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面对中国电影票房连年增长,却在北美市场的表现仍然毫无起色的尴尬局面,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具有中国文化的电影能否成为全球化的电影呢?叶宁表示充满信心,“要做全球化的电影,内容本身一定要天马行空,而中国的题材绝对是有发展潜力的,因为中国文化中有非常多的上天入地的神鬼故事,包括点击量非常高的网络小说,这些都可以做成巨大的IP,但制作这种故事必须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持,所以当中国的文化优势被好莱坞的制作实力加持后,我坚信中国也会有自己的《哈利波特》。”

STX公司的CEO罗伯特·西蒙斯则建议道,“我们和华谊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制作在全球有吸引力,并且适应中国市场的影片。大家看到《功夫熊猫》时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无论你是哪国人,你的文化是什么,大家都能从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当天,王中磊和叶宁也都提到了中国电影产业在实景娱乐、电影主题公园等方面的乐观前景。王中磊说,“电影实景娱乐,主题公园等都得有强大的IP支撑,而不是浅层次的模仿,我认为电影主题公园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力。”叶宁则透露,“万达在青岛打造的全球最大影视基地——青岛影都将于2017年全部投入运营,目前张艺谋的电影《长城》也正在那里进行紧张地拍摄,北美一些电影公司也表达了希望来东方影都拍摄的意愿,这绝对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美电影核心差距:产业链脱节孵化新人困难 演员当卖座导演成怪现象

在畅谈了中美电影合作的新模式,以及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前景后,几位电影大佬也解析了中美电影的核心差距,大家都对中国电影产业链脱节,孵化新人困难感到忧心忡忡,更对演员不断将专业电影人拉下马,成为中国卖座电影导演的怪现象,表示相当无奈。

叶宁说,“中国电影工业前景无限,但与美国也确实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之前我去探班《星际穿越》,现场看起来其实非常普通,但最后这部电影拍出的效果令人惊叹,可以看出美国的电影制作工业确实强大。”叶宁坦言,“比起美国同行,我确实很感叹,像《惊天魔道团2》这样的电影,他们敢于用年轻导演,而像《速度与激情》系列也是,他们即便启用了新人导演,电影也一样可以卖座。”

“其实我们现在的电影也找到了一种模式,就是演员当导演的作品非常卖座,而不是专业导演的作品,咱们的市场确实奇怪,大家看一部电影首先是看导演、演员有没有话题性。”王中磊的一句话直接戳中了中国电影的奇葩现象。

周铁东则指出,“中国电影现在没有形成产业链,比如哪个档期赚钱,大家就一窝蜂的占领这个档期,其实是在互相稀释资源,搞得大家都没钱赚。”叶宁也认为,中国电影的逻辑依然处于混乱的阶段,“很多制片人和导演还是没有市场概念,我们也缺乏产业集群,所以形成不了产业链,无法孵化电影人。我觉得现在的关键是培养出人才,比如编剧,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看大量的剧本,但真正能打动我们的剧本非常少。”

不过在电影的新媒体营销方面,几位业界大佬都给予了肯定,大家认为,在放映端我们并不弱,技术先进,电影的画面体验也都很好,甚至在新媒体营销,以及与观众的互动方面,比美国都还要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