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分享到:
2015-1-29 21:25:56

2015年2月6日,全国各大影院将有一部精彩奇幻的动画电影上映,影片的名字是《蜡笔总动员》,这是国内首部以蜡笔为题材的动画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小朋友感兴趣的、能看懂的故事:生活在美丽神奇蜡笔世界七彩城内的蜡笔们,有一条维持生命和色彩的七彩河。每当蜡笔的主人六岁的小男孩奔奔进入梦乡的时候,他的蜡笔们就会集体复活,回到蜡笔世界的七彩城中享受他们惬意的生活。一天,和蜡笔们集体复活的还有一幅没被奔奔画完的画,为了让自己涂上颜色,画面人物妄想阻断城里的“色彩之源”,而蜡笔们也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之源,开始了一场刺激的冒险之旅。在冒险过程中蜡笔们相互协作、了解,并最终找到自身的价值,学会鼓励、宽容与信任。

看完这部动画片(提前内部观影),总体感觉这是一部集聚正能量,能开启孩子们想象力的佳片。该片色彩惊艳,场面恢弘,片中人物形象饱满,性格迥异,他们既懂得团队协作、不畏困难、直面挑战,又有奉献精神,还有理解与感恩,更有为集体保卫“生命之源”的勇气与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影片非常“干净”,所谓“干净”是指,这部片子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暴力,没有任何脏话,仅有两句“混球”,在今天这个时代,在当下的文艺环境中,实属难得。所以,父母大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去看这部动画片,当然最好是跟孩子一起去看。

站在亲子教育的角度来说,这部影片还能让父母从中学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智慧。比如,这部动画片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都非常鲜明、迥异,像黄小仙,天生胆小,但又非常善良;蓝小帅,自信、开朗、阳光,他的大脑中没有“困难”二字;红辣椒,热情、奔放、活泼;而绿泡泡则显得非常呆萌、有趣……也就是说,不同颜色的蜡笔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与“FPA性格色彩”创始人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学”的观点不谋而合,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乐嘉老师加盟这部影片担任主要角色配音工作的主要原因吧!其实,这也给我们做父母的提供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参考意见,因为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因材施教,而不是用大而全的教育方法去“套”用在孩子身上。任何的教育方法,都只能是教育自己孩子的参考与借鉴,而不是“万能”方法,不是一用就灵的妙招。所以,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知道他的性格所在,一定要知道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应该施以怎样的教育方法。这一点,可以参考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所以也推荐为人父母者学一点教育孩子的“性格色彩学”。

这部影片还有另外一个教育功能,那就是开启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因为蜡笔家族的成员们在拯救七彩城的“色彩之源”的冒险旅程中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异族”,让整个冒险旅程添加了一些紧张与刺激的不确定性。而蜡笔家族的成员乘坐纸飞机穿越彩虹翱翔天际,骑上木马勇闯神秘沙漠……这些场景凸显了蜡笔家族成员们的神奇魔力,这种奇幻风格引人入胜,从而会激发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

在我看来,整部影片的主角应该是黄小仙,透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突出了黄小仙这个人物形象的成长,从一个非常胆小怕事的小女孩的形象,到误打误撞地上了拯救“色彩之源”的大船,再到用自己知恩图报的一颗心与行动感动了所谓的“怪物大王”,最终胜利完成任务——拯救了蜡笔家族的“生命之源”,让七彩城又恢复了往日的色彩,这也让她自己获得了成长。说到“怪物大王”——整部动画片中几乎唯一的“负面”形象,虽然有“负面”的“敌对”行为,其实也仅仅是想让自己被涂上颜色而已。这样说来,整部影片里就没有了真正的“敌人”或“负面”角色。所有的冲突,都是围绕着蜡笔家族和那几个希望获得“色彩”的人物形象展开的。

关于场景,整部影片将蜡笔多彩的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那个七彩城,在我这个成人看来,都是那么的令人向往,因为这个城市非常的和谐,非常的安宁,城市里的民众——蜡笔家族的成员都那么幸福,都那么友好,充满着感动……可能在小朋友眼里会是另外一番滋味在心头吧!也可能会激起他们的向往之情。另外,影片也体现出了七彩城多姿多彩的建筑造型,也稍稍体现了蜡笔家族成员们玩耍、奔跑、争夺的紧张情节,让我们在欢快的情绪中感到一丝紧张的氛围。

整部影片,从故事到情节,到场景,到画面,都让人感觉轻松愉悦,因为里面一直贯穿着欢乐元素,让人开心;还有励志元素,让人获得激励与成长。所以,这部片子还是非常值得父母带着孩子一道走进影院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们会收获快乐,而且为人父母者也会引发自己对童年的美好怀旧,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衷心祝愿每个孩子都能从这部影片中获得欢乐、激励与成长,愿每个孩子都有开心幸福的童年,每位父母都能轻松地教育好孩子。

PS:关于动画片分级这件事,我的看法是:如果不能保证动画片完全做到“无任何暴力行为或暴力语言;无任何脏话、粗话;无任何与性有关的语言或场景”这个程度,那就应该分级。既然是分级,就得有相应的分级标准,这个标准民间可以有参考意见出来,但最终还是官方层面发声。当然,我理想的动画片是“不分级”的,也就是说,我理想的动画片一定是做到“无任何暴力行为或暴力语言;无任何脏话、粗话;无任何与性有关的语言或场景”的,为什么非得要有“粗鄙之言行”在其中?也许有人说这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其实不然,现在市面上就有这类的动画片,比如《中华德育故事》系列,比如《中华弟子规》系列,这些动画片适合所有的孩子看,也适合父母等成人观看。一部好的动画片,一定不仅仅是“热热闹闹”、“乐乐呵呵”、“打打杀杀”这么简单,而应该向观众(包括孩子和成人)传递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向他们传递终身受益的人生智慧,让动画片发挥更多的正向的导向功能。期待我们的国产动画片有更好的作为,为孩子们(当然也包括成人观众)真正奉献精神食量!